诡辩术真正意义其实是一种方法论,网络上部分看似有道理且有针对性的言论其实就是诡辩术的体现,这些言论往往可以让大多数人失去常规的逻辑,从而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达到修辞的操纵,逻辑的谬误。
诡辩术对于大多数人的引导是非常有效的,在关键时候可以做到煽风点火。
了解诡辩逻辑后,能帮助我们看清一些诞生于诡辩的误导言论。
晓之以理
诉诸匿名权威
引用来源不详的“砖家”、“研究”或某一群体(比如“科学家”)以声称某观点是正确的。
“他们说要花7年才能消化一片口香糖。”
诉诸(可疑)权威
因为某个无实无信的“专家”说某件事是真的,因而断言确实如此。
“超过400位杰出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对全球变暖持争议态度。”
诉诸常规
因为常见,所以正确。
“这家银行有些贪污腐败方面的问题。但在这里发生的事不是在哪家银行都在发生嘛。”
诉诸无知
某一观点是正确的,仅仅因为它没有被证伪(或某观点是错误的,仅仅因为它尚未被证实)
“没人能证明有上帝。所以没有上帝。”
诉诸怀疑
因为某件事听起来不可信,所以一定不是真的。
“眼睛是超级复杂的生物机械之作,有千万个紧密联系的部件。如果没有一位睿智的设计师,这怎么可能存在?”
身价逻辑
如果某人很有钱,或者某样东西很贵,那么这就对某一论断的真实性造成了影响。
“如果这玩意儿更贵的话,那它一定更好。”
求新逻辑
因为是最新的,所以更好。
“太棒了!最新的操作系统会让我的电脑跑得更快的…”
诉诸主流
认定某件事是真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这么相信。
“喝牛奶能使你骨骼强健。”
诉诸概率
相信因为某件事情可能发生,所以必然会发生。
“宇宙里有数不清的星系,无数多的星星。一定有另一颗行星孕育了智慧生命。”
诉诸传统
声称某件事是正确的,因为(很显然)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婚姻是男与女的结合。因此同性婚姻毫无根据。”
动之以情
掩耳盗铃
声称某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你不愿意相信那所意味的事实。
“他不可能就是为了骗我的钱。他说过他爱我的,他一定是遭到了什么变故。”
诉诸恐惧
煽动对一方的恐惧与偏见,从而进行论证。
“在你意识到之前,清真寺的数目就会超过教堂了。”
诉诸谄媚
给毫无根据的论点裹上糖衣炮弹,让人不自觉地全盘接受。
“聪明又有洞察力的读者当然在读到这样的谬误时就能马上发觉。”
诉诸自然
通过与“至善”的自然界的对比,来使你的观点看起来更站得住脚。
“同性恋当然违背天性。你看不到同性动物交配吧。”
诉诸同情
唤起人们的怜悯之心,以动摇对手。
“前独裁者已垂垂老矣,濒临末年。让他为这些指控接受审判实在不应该。”
诉诸荒谬
将对手的观点以荒谬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进行打击。
“对上帝的忠诚就如同相信有圣诞老人和牙仙一样。”
诉诸仇恨
因为个人偏见而对某一看法不屑一顾。
“富二代搞慈善?算了吧,反正还不是在做秀。”
一厢情愿
认为一件事是真的或假的,仅仅因为你情愿想当然。
“主席是不会犯错的。他是人民的领袖,红旗的舵手。”
错误推论
轶事证据
对系统性研究下得出的证据视而不见,反而集中在手头的个例上。
“我才不戒烟呢。我爷爷每天抽40根,还活到了90岁!”
合成谬误
推断一群人的特性或信条也代表了整个团体。
“最近的恐怖袭击是由激进的伊斯兰教徒组织的。因此所有的恐怖分子都是穆斯林。”
分割谬误
将整个团体的特性或信条自动代入到每一名成员的头上。
“苹果的产品向来颠覆传统,设计一流。下一款也一定如此。”
设计谬误
因为某样东西设计精美,视效上佳,所以更加站得住脚。
“呃…”
赌徒谬误
认为历史结果会影响未来结果。
“我已连续丢了10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因此下一次更可能丢出反面来。”
轻率概化
从单一的样本得出概括性的结论。
“我被前面的女驾驶别了下。女人就是不能开车。”
妄下定论
没有公平考虑所有相关(且易举证的)事实,就妄下结论。
“她想要医疗保险报销避孕药?真是个婊子。”
中间立场
相冲突的两个观点似乎都有道理,那么答案一定在两者的中间地带。
“我追尾了你的车,但我不认为自己该出修理费。你认为我该出所有的修理费。合乎情理的方案就是平分费用。”
完美主义谬误
认为只有完美的成功才是可行的选择,从而反对任何低于预期的方案。
“这反酒驾的宣传究竟有什么用?人们还是会醉酒驾车的。”
相对论谬误
否定某样客观事实,认为事实是相对一个或一群人而言的。
“那对你来说可能是对的。但对我来说不是。”
以偏概全
认为从小样本观察到的同样适用于整体。
“这家大型制鞋商在血汗工厂里雇用童工。可想而知所有制鞋公司都是邪恶的童工奴隶主!”
一概而论
宽泛地应用一般性原则。
“那些年轻人暴乱是因为他们缺失有道德观念的父亲。”
中词不周延
因两件事有一个共通点,那么他们就是同一回事。
“理论是尚未证实的观点。科学家用‘进化论’这一词,可见进化是未被证实的。”
操纵内容
临阵救援
通过不断修改论据,搪塞问题,来保全自己的一贯主张。
“…但除了更好的卫生,医药,教育,灌溉,公共卫生,道路,净水系统和公共秩序…罗马人为我们做了什么?”
一孔之见
用不具代表性的样本所得出的结论,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我们的网上调查表示,90%的互联网用户反对网络隐私法。”
确认偏误
挑拣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故意无视相冲突的。
“很明显911事件是美国政府为了合理化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而发动的阴谋。没有飞机撞上五角大楼。双子塔的倒塌是控制爆破…等等”
伪二分法
隐藏其它可能性,将两个对立的观点看作仅有的选择。
“我们要么就得削减教育预算,要么就得负更多的债。我们不能负更多的债了,所以我们非降低教育预算不可。”
谎言
彻头彻尾的谎言,被作为真相一再重复。
“我没有和那个男人有不正当关系。”
误导性鲜活个案
用生动的细节来描述一次小概率事件,以让别人相信这是一个问题。
“在法院判决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学校图书馆被要求存有同性文学作品;小学生会读到同性恋的童话故事,甚至有明确支持同性恋的手册。”
转移注意
将毫不相关的话题引入辩论,以干扰视线并导向不同的结论。
“参议员不需要为他开销的异常做出说明。毕竟,有些参议员做的破事儿比这严重多了。”
滑坡谬误
认为开始的一小步会无可避免地引发一串相关(负面)的事件。
“如果我们将大麻合法化,更多的人就会开始吸食毒品和海洛因。到时候我们就得也合法化那些。”
隐瞒证据
有意不用相关且重要的信息,因为那对立于自己的结论。
“炒菜产生的油烟是PM2.5的重要来源,所以要治理雾霾,中国人就得少做菜。”
无法证伪
提出一个无法被证伪的观点,因为无法加以验证。
“他撒谎是因为鬼上身了。”
混淆因果
肯定后件
认为对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只有一种解释。
“婚姻会带来孩子的降生。所以这就是其存在的理由。”
循环逻辑
论证的前提里已经蕴含结论。
“《圣经》上说上帝存在。由于圣经是上帝的话,圣经必然正确。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相关即因果
认为两个一起发生的事件一定有因果关系。(关联性=因果性)
“小混混们听主题暴力的饶舌音乐。所以饶舌音乐会造成青少年的暴力行为。”
否定前件
有这样的结果并非只有一个解释。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从结果反推原因是不准确的。
“如果你读了好学校,你就会找到好工作。如果你没读好学校,你就找不到好工作。”
忽视主因
声称是某事件导致了后果,而实际上另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才是原因。
“60年代我们开始了性解放运动,而现在人们正死于艾滋。”
前后即因果
因为一件事是在另一件事之后发生的,因此也是由那件事引起的。
“总统上台之后,失业人数创了历史新高。所以总统阻碍了经济发展。”
积非成是
认为一桩错事能被另一桩错事所抵消。
“不错——这监狱环境恶劣又没人性,不过关的本来就是罪犯!”
发起进攻
人身攻击
绕开论证,针对辩论者本身发起不相干的攻击。
“你以为自己是生物学专家吗,也好意思来教我们转基因食品的事?”
举证责任
我不需要证明我说的正确——你必须证明它是错的。
“我坚持认为长期的太阳活动周期是全球变暖的原因。证明我错了啊。”
身份主观
认为一个论断不可信,因为支持者与之有利益关系。
“研究手机对健康影响的这个调研有手机公司参与。所以,研究结果不可信。”
基因谬误
攻击一个论点的来源,而非它的内容。
“这本书是1967年出版的,里面说的东西哪还有价值。”
罪恶关联
通过将一个论点与形象不良的人或群体联系起来,从而破坏其可信度。
“哦,你想要放松反恐条例,就像那帮恐怖分子想要的一样。所以你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啰?”
稻草人谬误
歪曲或简化你对手的论点,以攻击之。 甲:“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 乙:“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参考文献
https://informationisbeautiful.net/visualizations/rhetological-fallacies/
https://blog.imyan.ren/posts/sophistry/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C%AC%E8%AA%A4%E5%88%97%E8%A1%A8